湖北省启动六大文旅项目,总投资超百亿,涉及孝感恩施等地
1、黄孝河综合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
单位名称:孝感黄孝河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:陈诚
建设地点:孝感市双峰山 申报单位经济类型:股份制企业
项目所属行业: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- 娱乐业 - 其他娱乐业 - 其他娱乐业 项目总投资(万元):300000.0000
建设性质:新建 计划开工时间:202209
河道防洪标准提升,两岸应急抗旱保障能力提升,跌水、瀑布景观打造,水污分离工程,两岸生态修复,水体生态修复,沿河农林水旅产业植入、乡村振兴样板工程打造。
作者 华中城市研究院院长冯煜晖
2、 “梦里港湾”民宿文旅建设项目
单位名称:湖北盛景银杏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:李银华
建设地点: 云梦县清明河乡双港村 申报单位经济类型:私营企业
项目所属行业:住宿和餐饮业 - 住宿业 - 民宿服务 - 民宿服务 项目总投资(万元):12000.0000
建设性质:新建 计划开工时间:202208
占地面积800亩,其中600亩为各种各类花卉基地。100亩为游乐中心,100亩为研学接待区。计划建设5000平研学中心,12000平接待中心。
3、巴东三峡国际文旅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项目
单位名称:巴东乐逍遥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:谭海英
建设地点:官渡口镇 申报单位经济类型:私营企业
项目所属行业:建筑业 - 房屋建筑业 - 其他房屋建筑业 - 其他房屋建筑业 项目总投资(万元):787447.0000
建设性质:新建 计划开工时间:202209
拟新建农旅种养体验区面积28755㎡,高新产业区面积98401㎡,度假养生体验区面积168586㎡,酒店与民宿面积136394㎡,回迁安置区面积 53942㎡,民族文化区面积131728㎡及相关配套设施。
4、白浪镇三省文旅一条街工程项目
单位名称:湖北天惊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:雷咸明
建设地点:郧阳区白浪镇白浪村 申报单位经济类型:私营企业
项目所属行业: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- 娱乐业 - 休闲观光活动 - 休闲观光活动 项目总投资(万元):8000.0000
建设性质:新建 计划开工时间:202202
对现有房屋进行仿古式改造100套,道路改建20公里,配套进行环境整治绿化、亮化工程建设,打造4个景观节点工程,新建停车位100个,公厕5座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。
5、长圳文旅项目
单位名称:湖北元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:何晓兵
建设地点:枫林镇长圳村 申报单位经济类型:私营企业
项目所属行业: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- 娱乐业 - 休闲观光活动 - 休闲观光活动 项目总投资(万元):12560.0000
建设性质:新建 计划开工时间:202206
项目总规划面积700亩,其中商服建设用地40亩,其中包括大湾书院、非遗工坊、水畔民宿、山林景观、大湾营地等区域。
6、赤壁航空文旅产业示范区
单位名称:湖北汇津航空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:窦如潮
建设地点:赤壁市蒲圻街道赤壁大道与凤凰山路交口东北区域 申报单位经济类型:私营企业
项目所属行业: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- 体育 - 健身休闲活动 - 健身休闲活动 项目总投资(万元):50000.0000
建设性质:新建 计划开工时间:202301
建设规模:950亩,建设内容:航空营地和航展会场、航空器展示交易中心、航空培训学校、航空俱乐部、房车露营地、岩壁民宿+岩洞酒窖等航空文旅产业
宜昌发布7月环境质量月报 中心城区优良天数比例为100%
日前,市生态环境局发布7月环境质量月报,宜昌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天,水质总体为“优”。
环境空气质量方面,中心城区优良天数比例为100%,较去年同期上升3.2个百分点。13个县市区和宜昌高新区优良天数比例均值为99.8%,较去年同期上升0.6个百分点。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,五峰、兴山、远安的监测结果相对较好。
水环境质量方面,宜昌市监测了24条河流的50个断面,符合Ⅰ-Ⅲ类的断面44个,占全部断面的88%;河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的断面43个,达标比例为86%。
5个跨界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达标。官庄水库、楠木溪水库、善溪冲水库、窑湾水厂水源地4个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。
教育部:严防“名校父母”输出“鸡娃”理念
近日,教育部在对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《关于严防“名校父母”输出“鸡娃”理念抵消“双减”工作成效的提案》中明确指出,教育部将紧盯问题、深化治理,推动“双减”工作取得新进展。据了解,2022年中考期间,教育部已经指导江苏等地封禁兜售教育焦虑,恶意炒作考试升学的营销账号40多个,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。
据了解,为巩固“双减”治理成果,教育部于2022年1月至3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线上培训巡查专项行动,要求各地严查严处违规线上培训,净化线上学习环境。专项行动期间,全国开展线上巡查15万轮次;巡查有证线上培训机构34家、其他类型线上机构229家、网络平台328家、微信公众号972个、小程序456个、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(App)2336个、电视台等网络渠道51个;查处违规问题534条,通报违规线上机构2家,指导9家网络平台清理违规线索近5000条并向社会公开发出治理违规培训的声明,形成了打击违规线上培训、炒作教育焦虑的态势,保障了学生和家长的正当权益。
另外,关于加强对内容发布和经营活动的审查监管,2022年7月,在中央“双减”工作实施一周年之际,中央网信办牵头,联合教育部及相关部门,共同启动2022年暑期“清朗”专项行动,将线上培训和网站平台同步纳入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。同时,加强打击违规网络账号,从2021年4月开始,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为期7个月的“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”教育培训类广告清理整治行动,严厉打击利用科研单位、学术机构、教育机构等名义或形象作推荐、证明,假扮“名师”误导青少年以及含有“软色情”内容的教育培训类广告。2021年已办结教育培训类广告案件2376件。
教育部指出,截至2021年年底,原263个线上学科类机构压减到34个,压减率为87.07%。已完成备改审的线上机构全部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,确保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。教育部门向社会公布取得线上培训资质的机构名单,便于家长和学生理性选择,严防被无资质线上机构诱导。
教育部提出将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,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、编造虚假信息、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,坚持露头就打、重拳出击,持续保持高压态势。